谁能想到,朝核问题本可以在20年前就彻底解决?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·佩里近日披露的秘闻令人扼腕——1999年那次几乎成功的访朝谈判,距离实现美朝建交仅一步之遥。当时朝鲜已经同意冻结核计划,双方连互设大使馆的细节都谈妥了,却因美国政府的更迭让所有努力付诸东流。
佩里在回忆录《我在核战争边缘的历程》中还原了那段关键历史。作为克林顿政府的朝核问题负责人,他亲历了从对抗到缓和的戏剧性转变。最令人意外的是1999年朝鲜的态度转变:平壤民众甚至为美国国歌起立致敬,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。当时拟定的"援助换弃核"方案,本可以成为东亚安全的里程碑。
转折来得猝不及防。2000年大选前夕,克林顿团队突然叫停总统访朝计划,将烫手山芋扔给小布什。新政府上台后直接把朝鲜列入"邪恶轴心",彻底逆转了和解进程。佩里痛心地指出:"我们亲手葬送了最佳解决时机。"此后二十年,朝鲜核试验从威胁变成现实,东亚安全格局彻底改变。
这段尘封往事揭示了大国博弈的残酷逻辑。小国发展核武往往源于生存焦虑,而大国的政策反复只会加剧这种不安。佩里89岁高龄仍愿再访朝鲜的表态,既是对历史的反思,也是对现实的无奈。当信任的裂痕深如鸿沟,和平的机会就像流沙,错过就再难把握。
朝核问题如今已成死结,但佩里的故事让人不禁思考:如果当年克林顿踏出那最后一步,今天的东亚会是什么模样?而当下的决策者,又是否正在重复着二十年前的错误?
保宇配资-网络配资-在线配资炒股-线上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